新笔趣阁 - 言情小说 -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565

分卷阅读565

    怕忍不住内急,导致殿前失仪。

皇上见朝臣都默不作声,一旁的德安犹豫了一瞬,不知道该不该宣布退朝。

“哼!你们不说,朕倒是有话说,户部尚书沈仕康何在?”皇上突然大喝一声,沈仕康心中一突,连忙出列。

“臣在!”沈仕康双手举着朝笏,向皇上躬身行礼。

皇上双目炯然,看着下方的沈仕康,沉声问道:“七日前兵部尚书所奏,说朝廷至今不发边饷,已拖欠四月有余,此事你可有想出解决之法来?”

沈仕康一听,整个人都斯巴达了,这套路不对啊!皇上之前不是已经透露出口风来,说首辅那能解决一小半吗?怎么这会儿就提出来了?怎么着也得等去应南府的尹坤回来再说吧?

夏清闻言掀了掀眼皮子,而后低垂着头,看向前面的地砖。

其他朝臣也恨不得将头缩回脖子里,一个个都大气不敢喘,这是老生常谈了。国库的事,皇上过上一段时日就要拿出来训斥他们一番。

身为户部尚书的沈仕康自然是首当其冲,皇上批评的时候,可是没留一点情面。本来见沈仕康被训斥,他们心中当然畅快,可是沈仕康自己无能,却还要他们也跟着吃挂落,,那感觉就没这么美好了。

不过,国库空虚之事由来已久,沈仕康坐这个位子也二十来年了,皇上训斥归训斥,可也没撤了他的职,可见沈仕康还是深得皇上信任的。

再说,这事儿也不能全怪沈仕康吧!毕竟凭一己之力,又怎能扭转如今的局势?

“这?皇上!您也知道国库......”沈仕康无法,只得将之前的难处再重申一遍。

皇上摆手打断了沈仕康的话,不想再听他的辩解,“哼!都是些陈词滥调,你们户部,什么时候有过好的主意?朝廷全凭着每年的税收在支撑,朕的钱袋子何曾满过?”

二皇子十分讶异,瞄了一眼龙椅上的明黄色身影,之前他不是没在父皇面前说过国库的事。那次,父皇也没这般认真过。如今出了夏纣一案,可以说是缓解了朝廷的当务之急。

父皇为何又表现得这般急切起来?他百思不得其解。

大皇子心中却是猜到了几分自家父皇的用意,顾诚玉出现在殿外,肯定与此事有关。

“是微臣无能,请皇上赎罪!”沈仕康不知皇上的用意到底是什么,可跪地求饶这招乃是万金油。

沈仕康是二皇子的舅舅,二皇子不管是碍于情面,还是真心实意,都要为沈仕康求情。

“父皇!沈大人纵使无能,可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!如今想法子充盈国库刻不容缓,还需广纳谏言才是。”

这话说得皇上额角一跳,这老二真是耿直地得过分。让他一口老痰梗在喉咙,吐不出来咽不下去。

三皇子憋着笑,老二就是这么老实,他看了眼皇上的脸色,果然比之前更沉了。

大皇子虽然在心中笑话老二又惹了父皇不高兴,可是以免父皇将火烧到他身上,也只好低头默不作声。

“这么说来,倒是朕无能了?”皇上将冰冷的目光看向二皇子,冷笑道。

二皇子见皇子面色不善,这才支支吾吾道:“这哪里能怪父皇?若是按照前朝的税收,朝廷必不止这点税收,父皇也用不着这般忧心了。可是父皇仁慈,舍不得百姓吃苦,有了难处也不忍加重赋税,百姓自然都是真新拥戴您的。”

皇上闻言,面色立即好看了许多。

大皇子侧头看了眼二皇子,没想到是他看走了眼,老二倒是生了张巧嘴。

“不过,此事还是需要解决的。朕今儿倒是有一法,不如诸位爱卿都来参谋参谋。”

朝臣们都互看了一眼,也不知皇上到底是真有法子,还是埋汰他们呢!

皇上拿起一旁御案上的折子,向着众人扬了扬,“老大,你给大家读一读!”

皇上指了指大皇子,传他诵读折子的内容。

顾诚玉已经在殿外站了一个半时辰了,可是殿内一丝动静也无,算了算时辰已经差不多了啊!他不由得在心里猜测,难道那些大臣们这么容易就接受了?这也太快了吧?

又过了约莫一刻钟的样子,忽然一道有些模糊的声音传来,“宣翰林院修撰顾诚玉觐见!”

顾诚玉闻声,心中顿时一紧,这叫的是他的名字吧?

若是他没听错的话,这应该是内殿传来的。接着一道道声音传来,清晰地传到他的耳朵里。

“宣翰林院修撰顾诚玉觐见!”

......

殿外的官员都回身看了眼排在最后的顾诚玉,还真是皇上特召。

顾诚玉向左跨出一步,接着就躬身向太和殿内走去。

“皇上,敢问这茶税可是那顾修撰提出的?微臣以为此税不可行。”刑部右侍郎张朔首先提出了异议。

有几名官员看有了出头鸟,也纷纷出列,“臣附议!”

“为何不可行?你们倒是说说。”皇上知道一项新税法的实施,必将受到阻碍,这些朝堂的官员就是最大的阻碍。

张朔是夏清的大弟子,他先提出异议,当然是为因为夏清对顾诚玉看不顺眼,他身为弟子,这时候当然要站出来先表态。

夏清倒是很淡定,他知道此子十分有手段,能提出茶税似乎也不是那么惊骇了。

第四百五十四章议政

“皇上!微臣以为若是添加新的税法,还不如加重之前的赋税,这两者之间并无不同。”

张朔其实也不全然是因为自己的老师看顾诚玉不顺眼,而是因为这背后也损失到了许多官员的利益,其中就包括他。

“皇上,茶税实施起来,难度不小。最重要的是朝廷不可能每个茶商和茶农都顾及得到,私底下交易,朝廷又如何得知?”

太常寺卿李维提出的话,可谓是一针见血。

他说得有理有据,其中没有掺杂私人的情感,只是客观地叙述事实。

夏清不由得十分满意,李维不愧是他看好的亲信,这话问得巧妙。

“且茶税耗费的人力不小,若是到时候,茶税收上来还不及朝廷为此事消耗的钱财,那岂不是贻笑大方?”

皇上皱了皱眉,这些问题在奏折中已经提及,这些人却还死咬着不放,看来这其中有什么内幕。

二皇子一听是顾诚玉提出的,不由得心中一动。

这人之前有个幕僚倒是举荐过,他也派人查过此人的事迹。据说文采不错,看所写策论也算是务实派。

不过,之前他倒真没有太关注此人。因为他知道那个幕僚背后有人,最后死得有些蹊跷。

只是等他察觉想去追查的时候,幕僚却已经死了,那背后的人就不知是谁了。

二皇子对顾诚玉倒是没多少关注,毕竟当时顾诚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