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言情小说 - 红楼之圆梦巨人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496

分卷阅读496

    到时入目所见的便是胤禛一身轻便装扮,刚从田里出来。身后头有一片整整齐齐一人多高的杆状植物,每一个都挂着沉甸甸的玉米棒子,挨着的两块地也被整齐的分成几垅,上头不知名的茎叶长得郁郁葱葱,很是旺盛。草帽,短打,庄稼,乍一看还真有几分归园田居的意思。边上还有一个差不多打扮的福佳,同样带着一个小小的草帽,白嫩的脸上还沾了些许泥巴,父女二人站在一起看起来颇为和谐。

“给皇阿玛,额娘请安!”

“给皇玛法,皇玛嬷请安!”福佳端端正正行了一礼,只是现下这个打扮看起来着实违和,看的江映蓉一乐,直接将小姑娘拉到身边。

面上倒是对着胤禛嗔怪道:“你想种地,怎么让福佳一个小姑娘也跟着你。”

胤禛还未回答,福佳先大胆的撒娇道:“皇玛嬷,是福佳非要跟着阿玛的,田里好有趣,比读书学规矩有趣多了。”说到读书学规矩福佳小大人般的皱了皱眉头,明晃晃的表示不喜欢,然后还不忘邀功:“今天早上送给皇玛法和皇玛嬷的玉米也是福佳跟着阿玛一起摘的,土豆和红薯福佳挖不动,可是有帮着阿玛一起捡哦!”

看着眼睛亮晶晶一副求表扬的福佳,江映蓉拿出帕子擦了擦小姑娘脸上的脏污,很给面子的赞扬道:“福佳真厉害!”福佳听了脸上得意的表情再也忍不住,若是有尾巴这会儿怕是已经不自主的摇起来。

康熙已经由擦了手的胤禛亲自扶着走到跟前看庄稼,“这就是玉米?”

“回皇阿玛,正是玉米。”胤禛还特意选了个玉米穗子剥开一层表皮露出里头饱满的颗粒。

康熙点点头,又转身去看边上的两块地,“哪个是红薯,哪个是土豆?”

“中间这个茎叶长的是红薯,边上那块种的是土豆。”

“这些还要长多久才能成熟?”

“约莫再有一个多月就能长熟收获。”胤禛颇有两分庄稼好手的架势。

“你躲在家里种地倒也种出几分心得。”康熙看着长势喜人,郁郁葱葱的一小片庄稼,突然也有了两分即将收获的喜悦,话语里却带着些许取笑。

胤禛听了却面露惭愧,“儿臣种了庄稼才体会到百姓耕种的劳苦和忧心,就这一小片庄稼儿臣恨不得各个当做宝贝,下雨了担心雨水过多涝了,不下雨又担心干旱,赶紧浇水,还要除草施肥松土剪枝,样样不能少,稍微不留神长势不好是轻,有时还会枯死一片,看着就让人心疼。儿臣只是种一小块土地尚且如此劳心劳神劳身,百姓们少则几亩,多则数十亩,岂不是更加辛苦?可尽管如此拼命劳作,还是有许多百姓吃不饱穿不暖,古话常说养儿方知父母恩,儿臣是种地方知百姓苦。”说着说着,胤禛透露出一股无力之感,这些话是胤禛这大半年来的真实体会,做不得假。

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闷,康熙背着手眯着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小片庄稼,良久才道:“你很好!朕很高兴。”

胤禛听得心头一跳,来不及细想其中深意,康熙便转开话题:“今日朕也来体验一把农家之乐,与你额娘尝一尝你亲手种的庄稼。”这是要在胤禛府里留饭。

气氛立时又转好了,康熙在胤禛的帮助下先掰了七八穗玉米,然后还颇有兴致的拿起锄头准备亲自挖红薯和土豆,只不过从来没做过这等活计的康熙在挖烂了好几个红薯之后,才渐渐找到诀窍,终于挖出了一窝完好的红薯,挽救了他岌岌可危的面子。

第346章红楼清穿乱炖

康熙看着只不过挖了三四窝就堆了一小堆的红薯,隔壁的土豆也是这样,随便一锄头下去都是连三挂四好几个,亲自见识到这样的产量,康熙心中忍不住惊异,是不是可以理解这些海外传过来的洋玩意不止个头大,产量也不小,不过也不能立马下论断,或许只是因为量少伺候的精心才有这样喜人的产量,若是换成普通百姓耕种或许产量便要大大折扣,更何况还未尝过口感如何,若是口感太差也不方便大量耕种。

“你这庄稼倒是侍弄的好。”康熙到底年纪大了,体力不行,不过挥了几锄头,便觉得有些乏累,身上也出了一层薄汗,将锄头递给一旁伺候的人,借着江映蓉的手帕擦了擦额上的汗珠。

“这三样本是林氏种的,原来只是想尝个鲜,没想到海外传过来的庄稼倒是不挑地方,也不挑天气,平日里只要侍弄一二便有如此产量,儿臣之前种的一块水稻和和一块小麦可就金贵了,尤其是水稻不同时期需要的水量不同,儿臣手生把握不准,虽说最后也有收获,却是比不上正经的庄稼人种出来的品质,小麦只是比水稻略好了一些。”胤禛的脸上带了两分不好意思,那块水稻和小麦可真是花费了他老鼻子劲儿,尤其是水稻,时不时就要加水,幸而有人挑水运水,他只要浇水即可,就这还累的腰酸背痛,这要是换成寻常百姓遇到干旱的天气,光这样挑水浇水估计就能累死个人,先不说其他,种过庄稼的胤禛对于底层百姓的辛劳生活有了感同身受的体会。

“哦?这么说玉米土豆红薯不仅产量颇高,种植之法也比较简单?”这下康熙这下真正来了兴致,心里头的期待更甚。之前没有立马重视,就是不想一开始期待太高,结果反而失望更大,听了胤禛此言,康熙觉得他或许可以期待一下这些洋庄稼能带来的好处。

“玉米的种植比土豆红薯要难一些,但比起小麦、水稻却好上许多,儿臣目前只是在家中试种,一时也不能确定其产量究竟几何,是否可以大面积种植。”胤禛如是回道,他本来已经打算来年在庄子上大量试种,只是没想到康熙来的这么快,一时间也不能将话说的太满,但因着有亲眼见证,胤禛觉得大面积试种只会更好,不会差到哪里去。心里颇有信心,胤禛便继续道:

“但据已经种植多年的地方呈报,这三样庄稼对于天气、旱涝、土地并不挑剔,尤其是红薯、土豆两物,当地的百姓大多都是自行开辟一片荒山种植,甚至在一些不肥沃的爬坡、沙地、山地等边角地方也能种植,产量也都不差,主粮不够一家人吃,但种了这些后至少能保证一家人熬到第二年收获之时。”这是胤禛后头又特意派人去各地走访细查的结果,原本只是暂时躲开争端的手段,现如今阴差阳错说不定能成为一件出政绩、显名声的大事,胤禛自是不会错失良机,早早做起准备,为的就是有一天上达天听。

“朕在位多年,不敢与秦.皇.汉.武比肩,却也自认办了不少大事,也算一代明君,但对于百姓民生之苦却也力不从心,颇有无计可施之感。”为君者,尤其是明君者,头等大事就是想着如何百